|
蟒帝王將相等高貴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禮服,衣上蟒紋與龍紋相似,只少一爪,四爪龍叫做『蟒』,就以此名之。紋樣主要是龍及海水江牙,顏色分上五色(正色)和下五色(副色);上五色指紅、綠、黃、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紅)、藍、湖、香。用色具有特定意義,都根據人物類型而來。 |
|
帔對襟長袍,帶水袖,係帝王、達官顯宦或富賈鄉紳所穿的便服,周身以平金或絨線刺繡圖案紋樣,男團花帔和女團花帔一般用於成對夫婦,稱作『對兒帔』,具有舞台畫面的整體美。皇室成員用黃色,狀元登科、新婚喜慶用紅色,老年人用秋香色,其餘人物不限。 |
|
靠 武將戎裝,又稱甲。靠身分前後兩片,上衣下裳相連,有鎧甲紋樣,卻不緊貼身體,是一種「分離式」的服裝。靜則賦予人物以威武氣概,動則便於誇張舞蹈動作,體現京劇服裝可舞性這一藝術特點。背部紮繫『背壺』,內插三角形『靠旗』,有向外延伸的擴展感。分男靠、女靠,又分硬靠、軟靠和改良靠。 |
|
褶斜領長衫,是京劇舞台上用途最多,最為常見的一種袍服類的服裝。屬於便服類,文武、貴賤、男女、老少均可穿用。造型簡潔的多功能服裝,既可單獨外用,又可搭配蟒、帔及箭衣作套服穿著。花色褶子以彩線繡成禽獸、花鳥等等圖案,素色褶子以黑色、藍色者居多,依人物類型配穿。 |
|
長衣除蟒、靠、帔、褶外,其餘服裝統稱衣。衣分長衣、短衣,長衣主要種類如下:開氅用於武將、權臣在非禮儀場合(軍旅、家居)的便服,服飾紋樣設計大氣,以突出人物的氣派;宮裝屬於皇妃、公主在後宮閑散場合穿著的服裝,雖雍容華貴,但不適用於莊嚴隆重的場面,層級低於蟒;官衣係朝廷中文官服裝,也用於新郎與新科狀元,胸前與後背綴有一塊方形『補子』,腰間佩載玉帶;箭衣,屬輕便戎服,穿著對象很廣,如帝王、武將、英雄豪傑等。 |
|
短衣通常短衣適用於武打角色,主要分為:抱衣,又名打衣或英雄衣,衣式緊湊,像抱在身上一樣,故稱抱衣抱褲,適用於俠士人物與綠林好漢;侉衣也名快衣,也是用於英雄義士;馬褂原是清代用服裝,後成為特有的軍用服裝,任何朝代都可以穿;襖裙襖褲屬民間一般少女服裝,戰襖戰裙用於武旦應工角色。 |
|
富貴衣又稱窮衣。把許多不規則形狀的雜色布塊綴在青褶子或青衣上,表示劇中人物衣衫襤褸、窮困潦倒。因為劇中穿著此衣的人物日後都會顯達、富貴,故此衣又稱為富貴衣。 |
|
配件坎肩,又名背心,是一種無袖的服裝,長坎肩稱大坎肩,短坎肩稱小坎肩;斗蓬,一種擋風禦寒、披在肩上的無袖外衣,下擺似大鐘,故又名一口鐘;水袖是縫在蟒、開氅、帔、褶子以及短衣袖端上一段長方形白色紡綢,甩動時形似水波紋,頗具視覺美感。 |
|
盔頭 戲曲中所戴各種冠帽的通稱。因製作材料不同和戴帽子的人物性別、年齡、身分、地位不同,而分為硬質的冠、盔和軟質的帽巾。冠為帝王、貴族的禮帽,如九龍冠、鳳冠等;盔是武職人員交戰時為防護頭部而戴的帽子,如夫子盔等;帽類最雜,有硬有軟,如紗帽等;巾是家常隨便戴的一種便帽,常見有方巾、員外巾。 |
|
靴鞋厚底靴靴底厚達三、四寸,類似矮子樂,多與蟒靠等服飾搭配,可使角色顯得雄偉、魁梧;薄底,又稱快靴,為武生、武旦所穿,便於開打;夫子履又名福字履,多為老翁、老婦所穿;彩鞋為一般女性所穿的鞋子,鞋尖釘有一個圓穗子;旗鞋又叫做花盆底,腳尖腳跟都是懸空;蹻是由布面包木頭而成,主要為滿足女人三寸金蓮的小腳而成。 |
|
粧 俊扮是京劇中的美化化粧,也叫胭脂化妝,用胭脂揉臉,表現劇中人物面貌端正清秀;貼片子是以一片片的假髮貼在臉頰兩側,以修飾臉型;勒頭是以帶子將眼角吊起,以顯得有神;髯口就是鬍子,主要在說明角色的年齡或性格,還可以擺弄來傳達感情,長短不一,顏色分黑灰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