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聲旅人印記
1949年,戰爭改變了豫劇的旅程,遠從河南一路風險一路傳唱,正要在越南落腳,才將「中州豫劇團」招牌掛起時,豈知風雲乍變,再次收拾行囊飄洋過海來到臺灣左營。豫劇皇太后張岫雲與同好遂以「中州豫劇團」為底,在國防部支持下組建「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時代變遷,飛馬豫劇隊於1996年1月1日改隸教育部,更名「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2008年改隸文建會,更名「臺灣豫劇團」;2012年5月20日文化部成立,正名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臺灣豫劇在高雄左營發展逾70年,初由豫劇皇太后張岫雲老師與前輩們扎根奠基,接續由豫劇皇后王海玲老師接棒,帶領團員們不斷努力創新,融入臺灣在地人文風情及藝術涵養,最大的特點在於不拘流派、唱腔,大幅吸收臺灣在地養分,因地制宜的創作彈性,以「人物特質出發」的表演風格,在傳統與創新間取得平衡與發展契機,形成特有的「臺灣梆子」戲曲新風格。團員們對於表演技藝的恪守自勉,積累許多讚譽,屢屢應邀海外巡迴演出,行旅踏遍韓國、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法國、新加坡、香港及中國大陸等地,名聲遠播海內外。近10年來已有第三、四代接棒演出的演員群,如蕭揚玲、張瑄庭、劉建華、謝文琪、林文瑋、孫紫峮、張仕勛、吳紹騰、李安傑、繆乙葳等,老中青三代的技藝傳承已然開花結果,枝椏並茂。
劇團每年製作全新大戲,融合傳統現代,擷取中西精華,嘗試跨界合作,推出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傳統經典劇目:《包公誤》、《白蓮花》、《三打陶三春》、《西出陽關》、《貍貓換太子》(正、續)、《巧縣官》、《七品芝麻官》、《孟麗君》、《楊金花》、《王魁負桂英》、《穆桂英》、《新對花槍》、《香囊記》、《洛陽橋》、《王月英棒打程咬金》、《唐伯虎點秋香》、《大祭樁》、《寒江關》、《紅娘》、《閻惜姣》、《三娘教子》、《佘太君討彩禮》、《陳三兩爬堂》、《求你騙騙我》、《打金枝》、《金殿抗婚》,新編劇目:《秦少游與蘇小妹》、《武后與婉兒》、《田姐與莊周》、《少年齊桓公傳奇》、《慈禧與珍妃》、《拜月亭》、《花嫁巫娘》、《蘭若寺》、《飛馬行》、《觀.音》、《武皇投簡》、《龍袍》、《鏢客》、《長安花》,跨界之作:《杜蘭朵公主》、《豫韻-台灣情》、《阿彌陀埤》、《約╱束》、《量.度》、《巾幗.華麗緣》、《天問》,移植劇目:《大腳皇后》、《劉姥姥》、《梅龍鎮》、《一樹紅梅》,本土題材:《曹公外傳》、《美人尖》、《梅山春》、《金蓮纏夢》,實驗劇:《試妻!弒妻!》、《劉青提的地獄》、《未來處方箋》、《白水》,兒童劇:《豬八戒大鬧盤絲洞》、《龍宮奇緣》、《錢要搬家啦?!》、《聽說,年獸來了》,少年豫劇:《快打三國》。其中《慈禧與珍妃》榮獲2008年電視金鐘獎最佳傳統戲劇節目獎項;《花嫁巫娘》獲2011年第9屆台新藝術獎年度10大表演藝術節目。
我們不曾停下腳步,總在每一個轉角處從容整裝再出發,透過風格獨具的「臺灣味道」梆子聲腔,走出本色天成的戲曲表演形式,豐富完善臺灣的戲曲生態光譜,耀眼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