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樂器以豐富的節奏語言與震撼的能量,扮演著音樂中不可或缺的角色。2025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國樂團NCO器樂大賽,首度「大張旗鼓」廣邀擊樂好手競逐,本次《無懈可擊》打擊新秀選拔彭湃呈現,讓節奏開啟全面震撼的舞台時刻! 本屆初選報名踴躍,經過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於25日隆重舉辦「馬水龍逝世十周年紀念系列活動宣告記者會」,正式揭開為期近一年的紀念活動序幕,向這位深具影響力的臺灣音樂大師致敬。本次系列活動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主辦,並與國家圖書館、國家交響樂團(NSO)、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攜手合作,共同呈現...
今(14)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儀式,臺灣著名作曲家沈錦堂教授的家屬正式將其音樂作品著作財產權無償讓與臺灣音樂館。這是繼賴德和教授後,傳藝中心獲讓與的第二位著作財產權音樂家,象徵著臺灣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里程碑。沈錦堂教授出生於新竹縣,客家人,是臺灣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春光正盛,宜讀書看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攜手「當代臺北人文地標」與點堂,將於三月至五月週末,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辦八場「躍然紙上──文學與戲曲系列講座」,由「地表最強國文老師」陳茻、「打開戲箱說故事」主持人羅仕龍擔綱主持,人文領域名家v.s.一線戲曲創作者,夢幻陣容重磅登場,邀...
2025臺灣戱曲藝術節「有(界」無)從「戲曲虛實論」出發,推出11檔精彩節目,將「戲曲虛實論」以新時代的舞台美學重新詮釋,展開一場「戲曲vs.虛實」新旅程,其中雙旗艦製作更是許多觀眾引頸企盼的重中之重。明華園戲劇總團《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將觀眾耳熟能詳的「...
外臺戲是昔日臺灣常民習見的生活風景,為了提升外臺戲班演藝人員劇藝品質,讓現代觀眾看到精彩的傳統戲曲演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特別推動「2025民間戲曲劇藝提升計畫」,以專業課程方式讓培訓人員增強功底,並規劃期末成果展演以展現培訓成果。3月7日起至3月22日每周五六日於臺灣戲曲中心戶外廣場及多功能廳演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14年度「傳藝友善 聽障導覽」開跑囉!今年3月至8月將舉辦8場活動,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活動採用「手語」導覽,內容包含傳藝中心宜蘭園區傳統建築、主題展覽之導覽及傳統工藝DIY,帶給聾人朋友與聽障朋友滿滿的傳統藝術體驗。為使不同族群的朋友,都能從獨特的角度欣賞傳統藝術之美。傳藝中心規...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傳統藝術接班人-駐園演出計畫」(接班人好戲台)及「傳統藝術接班人-傳統工藝推廣計畫」(接班人好手路),自106年開辦至今,演出部分已經累積駐園演出3,086場次、欣賞觀眾人次達339,489人次;工藝部分則已累計工藝師駐園時數45,954小時、辦理推廣活動場次達2,900場...
為推展傳統表演藝術,帶動國小學童對傳統戲曲與國家語言的認識,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14年度傳藝Go Young校園巡演計畫」自即日起至3月5日受理收件,歡迎傳統演藝團隊踴躍參與,共同推展傳藝入校、擴增傳統戲曲新世代欣賞人口。 由傳藝中心主...
樂聲啟航,臺灣國樂團2025樂季璀璨登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國樂團114年1月16日(四)下午舉辦2025新樂季記者會,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台新藝術獎得主高俊耀導演、身聲劇場團長莊惠勻、劇場演員馮先芝、四川交響樂團駐團指揮廖元鈺、NCO器樂大賽優勝者張哲瑋、吳如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轄下臺灣戲曲中心「2025臺灣戱曲藝術節」重磅登場。今年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張啟豐教授、游富凱助理教授共同策劃,策展主題為「有(界」無),以「戲曲虛實論」具現戲曲美學核心,自4月11日至6月8日止,在臺灣戲曲中心匯聚11組戲曲團隊,一同開展「戲曲vs.虛實」新旅程!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
為推廣布袋戲文化,激發新一代創作者投入布袋戲寫作,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首次舉辦「兒童布袋戲劇本創作徵選」,從34本劇本中脫穎而出的6本優秀作品,於今(8)日臺灣戲曲中心小舞台的頒獎典禮中隆重亮相。特優得主鄭玉姍、優選得主洪瓊芳與蘇恆毅,以及佳作得主宋易勳、李奕賢、郭昭伶,由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親自頒發入選...
一年一度的傳藝金曲獎已邁入第36屆,自114年1月1日起受理報名,至114年2月8日截止,特別獎的推薦時間則至114年2月28日止。凡於113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間首次發行的傳統暨藝術音樂專輯以及正式公開展演的戲曲作品均可報名參賽。延續第35屆恢復的辦理期程,本屆也自元旦起展開報名,並於8月...
為了傳承並推廣臺灣珍貴的族群音樂文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於12月20日舉辦《聽見電光:一起唱出我們的回憶》成果發表會,呈現多年來音樂採集、傳承及推廣的成果,吸引眾多族人及民眾熱情參與,共同感受電光部落傳統歌謠的獨特魅力。阿美族電光部落位於臺東關山鎮,其傳統歌謠蘊含族人生活、祭儀與文化記憶,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數位保存及傳承傳統表演藝術資深藝師演出身段、做表、唱腔等珍貴技藝,首次系統性針對不同行當藝師的拿手劇目進行數位技藝保存及示範解說,本次也特別與文策院合作,結合4D VIEWS容積擷取技術,將重點身段360度呈現,首期已完成小咪、孫榮輝、許亞芬、張孟逸等四位藝師影音,將開放大眾線上觀...
四年習藝有成,戲曲接班人勇敢昂首向前,未來好戲且看他們叱吒風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今(18)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舞台舉辦「傳統藝術接班人─駐團演訓計畫」第三屆結業習藝生授證暨謝師典禮,台北曲藝團、昇平五洲園與當代傳奇劇場的結業習藝生齊聚一堂,向授業的恩師行謝師禮,並由傳藝中心陳悅宜主任親頒證書,見證新一...
臺灣民族音樂學先驅呂炳川教授的珍貴文物於今(13)日正式從南華大學轉贈至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進行典藏。呂炳川教授(1929年-1986年)為臺灣首位民族音樂學博士,是臺灣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奠基者。他畢生致力於臺灣民歌採集與田野調查,對臺灣原住民音樂、漢民族傳統樂種及劇種的研究卓有成就。1977年...
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今(8)日舉辦「2024唸歌歡唱.歲末敘暖-臺灣傳統戲曲資深藝人交流活動」,邀集百餘位戲曲界藝師與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知交舊友聯絡感情,資深藝師輪番上臺現場即興作綵,讓這場傳統藝術界的辦桌圍爐熱鬧又溫馨。文化部長李遠出席致意,感謝資深藝師們對戲曲界的大力投入,並致上無限的關懷...
為深化臺灣布袋戲的創作能量、拓展多元題材,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今年首度舉辦「兒童布袋戲劇本創作徵選」,以臺灣台語或臺灣客語為創作使用語言,徵集能啟發兒童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優秀劇本。經過兩階段專業評審的激烈競爭,總計選出特優、優選及佳作6名優秀作品,其中第1名特優作品由劇本類獎項常勝軍鄭玉姍以《小虎的實習歷...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即將推出「王海玲經典傳承計畫—『戲春公演』」,已辦理第12個年頭的薪傳計畫,本屆以「鬥高下」為主題,特選《拾玉鐲》、《殺驛》、《打瓜園》和《寇準背靴》兩天四齣好戲,於2025年1月11日(六)及12日(日)高雄中山堂劇場,與觀眾共迎開春吉氣。此番四齣劇目風格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