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亞太樂器常設展」樂器介紹-緬甸豎琴

  • 分類:傳統音樂
  • 關鍵字:音樂文化與記憶,亞太樂器常設展,緬甸豎琴,緬甸
  • 發布日期:2020/11/19
  • 影片長度:00:01:06
  • 上傳單位:中心本部

緬式豎琴及其名稱,主要源於阿拉伯與波斯,經過印度再傳到緬甸後,自此形制有了相當變化。有關緬式豎琴形制最早的文字紀錄,是中國《新唐書》對於緬甸古國驃國 (Pyu) 赴中國唐廷獻樂的長篇敘述,當時在西元802年驃國納貢的22件樂器當中,就包含有兩架各繫有七條弦的緬式豎琴,當時中國史官以「鳳首箜篌」稱之。後來從西元1788年《欽定大清會典圖》的記載中,則得知當時緬式豎琴已改良成十三弦,並從清史官紀錄中所稱之「總稿機」一詞的發音,推知緬甸已稱它為saung-gauk (「總稿」)。當代為了要擴增音域,已故知名彎琴家U Ba Than更是將它增為十六絃,以滿足歌者逐漸擴增的音域。 除了琴絃數量的改變之外,共鳴膜的材質也隨著時代進展,而產生不同的流變。琴膜厚薄與材質決定了琴聲的好壞,共鳴膜太厚無法造成清脆音色,太薄則會導致回音過大,故此,厚薄必須適中。已故的國寶級嗩吶家U Hmat Gyi 強調,依循古法,生過一胎的母鹿皮為最佳的共鳴膜厚度,然而後來因為緬甸政府頒布獵鹿禁令,因此近年來改以羊皮製作共鳴膜,甚至因著觀光產業發達,緬式豎琴的需求大增,出現以塑膠皮膜製成的豎琴,但在行家眼中,唯有以鹿皮或羊皮製成的共鳴膜才是良品,亦才能演奏出通透響亮的悅耳琴聲。 緬式豎琴共有四個音孔,一個位於共鳴膜中間一側,而接近琴頸處則有兩個音孔,最後一個最小的音孔則是接近尾端。這四個孔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女神孔」(nat thamee pauk),相傳某位神祇的四個女兒從音孔中逬出來並在共鳴膜上跳舞,製造出無比動聽的音樂。受這個傳說影響,現今製琴師在為共鳴膜開音孔時,會選擇一個適合開孔的良辰吉日來進行儀式,目的是為了召喚傳說中的四個神靈進入共鳴箱,相信自此這架豎琴即具備有製造悠美音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