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特技表演的歷史始自宋朝,無論在宮廷或民間節慶場合,都是各色民俗特技進獻之所。到了20世紀中期,歷史的因緣際會使得一些大陸特技家班藝人留在臺灣,在戲院、酒店、歌廳、軍中康樂隊中討生活。早期特技頗受國民政府的重視,1973年教育部成立「中華綜藝團」,經常奉派出國演出進行國民外交;1978年李棠華成立「中華民俗技藝訓練中心」,則開始有系統的培訓特技人才;1982年國立復興劇校(臺灣戲曲學院的前身)增設「綜藝科」,建立了演藝專業及學科的完整教育。
「轉盤子」為常見的民俗特技,表演者以手持竹竿進行轉盤子,翻躍、倒立、下腰咬花、單腳站頭轉圈等技巧動作,結合優美舞姿整編出女性高難度的雜技技巧表演。從手握單支小竹竿轉上盤子,到雙手可各握三支竹竿轉盤之手腕技巧表演,要完整展現各種轉盤之動作技巧,至少需1至3 年之時間磨練,是傳統雜技項目中表演難度相當高的演出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