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賴德和譜曲的〈咬舌詩〉當中,特別以音樂要素凸顯「眾聲」與「我」之間的對照。歌者代表「我」的視角,旋律根據語言音韻設計而成;器樂的角色則可視為「我」的映射,或者紛至沓來的「眾聲」:聲響組成具有五聲音階特性,卻不拘泥於任一種調式,因應音樂的需求,使用自由轉調或明確的終止式。在鋪陳樂曲高潮時,室內樂的無調性的音堆將喧囂複雜的情境轉化為音像,反襯具有質樸性質人聲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