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寶島歌樂留聲跡-2011臺灣傳統音樂研究回顧展

  • 發布時間:2011-06-01


臺灣傳統音樂體現了這片土地上世代傳承的歌、樂、舞、戲等音樂文化,

是先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的故事。

臺灣100,

回顧,是對自己血脈的認知,

回顧百年來先民音樂的描述與紀錄,省思當下,前瞻未來。





圖片



圖一:林本博校長示範留聲機的錄音-錄製楊秀卿老師的歌聲




今日隸屬於文建會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的臺灣音樂中心,前身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當年政府有感於以許常惠為首的藝文界人士對保存民族音樂的呼籲,以守護臺灣珍貴的音樂文化為設立宗旨,多年來不僅戮力於採集保存,讓無形的臺灣音樂資源擁有安身之處,更透過研究與推廣,讓人們得以認識與傳唱臺灣文化中最美麗悅耳的一環。



今年適逢建國百年,本次活動由楊秀卿老師即興演唱拉開序幕。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任柯基良則談到,在這二十餘年裡,看著這個國內唯一專責臺灣音樂的機構走過既漫長且艱難的歲月,從許常惠老師對於臺灣傳統音樂的貢獻到明年臺灣文化部臺灣音樂館的成立,音樂館將設於臺北士林臺灣戲劇中心內,提供學術研究之用。柯主任表示臺灣音樂的珍貴,自日治時期便獲得殖民政府的重視,而留下大量的研究資料,再經過許常惠、史惟亮、呂炳川等音樂學者的豐富採集與後人的接續努力,不僅是人力物力的投入,更是與時空的拉鋸戰,臺灣音樂中心儘管經費與編制都極有限,除持續努力搶救迅速流失的音樂文化資產之外,也將關懷領域擴展至全面的臺灣音樂,以延續屬於臺灣的音樂命脈。本次展覽即呈現七大主題,若民眾對於展區中的內容想要更進一步的探討,歡迎前往鄰近的臺灣音樂中心及國家圖書館進行文獻資料的蒐集。






臺灣音樂中心主任、同時也是臺灣豫劇團團長的蘇桂枝則表示,本次「臺灣傳統音樂研究回顧展」是邁進臺灣音樂研究的一個契機,同時也是臺灣音樂中心和國家圖書館第二次合作,在近二十年的臺灣傳統音樂研究史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及臺灣音樂中心以公部門的角色進行為數不少的保存案、研究計畫案及採集案,對於以往較不受重視的傳統音樂、民間音樂而言,臺灣音樂中心可說是最重要的守護及推動的力量之一,並保存臺灣傳統音樂方面所做的努力與貢獻,將歷年來之相關傳習計畫、保存計畫、研習計畫、調查計畫與研究計畫等作一展示,並梳理其成果。本次策展內容包括傳藝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及臺灣音樂中心歷年來執行關於傳統音樂的保存暨研究計畫,展示20年來傳藝體系在傳統音樂上的努力,同時也將突顯臺灣音樂中心在今後扮演的重要角色。

          


圖片





   臺灣傳統音樂的記載早期以文本為之,當留聲機問世後,傳統音樂的聲音保存才得以實現。古董留聲機珍藏家,亦為開南商工的校長-林本博借出十餘種日治時期以及民國早期各式各樣的留聲機、鋼絲錄音機、黑膠唱盤式錄音機以及最早的蠟筒式錄音機作為展覽時的輔助資料,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典藏至今仍可操作使用,提供閱覽人一個可以融合視覺與聽覺原音再現的展示氛圍。今日由林校長實際操作日治時期的雕花留聲機,並以留聲機現場記錄楊秀卿老師即興說唱、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唱一句「思想起」,因為各位貴賓即興參與增添本次活動的生動性與趣味性。



「寶島歌樂留聲跡-2011臺灣傳統音樂研究回顧展」展期自即日起至6月30日,每日自早上9點到下午5點免費開放參觀,並為了配合民眾休閒時間,週六與週日亦照常開放參觀。



臺灣音樂中心 新聞媒體聯絡人:

蕭啟村 02-23411200*209  hsiao@ncfta.gov.tw

黃珮婕 02-23411200*211 irenhpj@ncft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