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將於5月份推出年度大戲《龍袍》,5月11日-12日於高雄春天藝術節假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首演,5月18日-19日參加「臺灣戲曲藝術節」,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公演。
《龍袍》主演陣容堅強,包括蕭揚玲飾演寇珠、劉建華飾演陳琳、謝文琪飾演李宸妃(前)、張瑄庭飾演劉妃、林文瑋飾演宋真宗、張育茂飾演范仲華;再加上重磅演員國家文藝獎得主王海玲飾演李宸后(後)、薪傳獎得主朱海珊飾演郭槐、高雄文藝獎得主殷青群飾演包拯,生旦淨丑行當齊全,勢必讓觀眾大呼過癮。
更值得一提的是宮廷戲《龍袍》需要氣勢磅礡的排場,此劇特別邀請高雄市國樂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共襄盛舉,編腔譜曲亦邀請張廷營精心創作,殷青群在飾演重要角色包青天之外,還身負重責擔任導演,要將這一齣膾炙人口的好戲,以最佳詮釋獻給喜愛豫劇的朋友們。
《龍袍》講述的是眾所周知的民間故事,出於清石玉昆章回小說《三俠五義》。宋真宗寵愛的劉妃與內監郭槐合謀,以剝皮狸貓調換李妃所生嬰兒,李妃被打入冷宮。真宗死後,仁宗趙禎即位,包拯奉旨赴陳州勘察放賑舞弊案。途中,受理李妃冤案,並為其平冤,迎李妃還朝的故事。
最有趣的是「狸貓換太子」內容虛實混搭,令觀者難辨真假,故事裡的主要人物,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包含宋真宗、宋仁宗、劉妃、李妃、包公等人;宋仁宗與劉妃、李妃的母子關係並非虛構。然而,真的歷史人物,搭上假的歷史故事,把大宋天子的生世之謎,渲染的虛虛實實,是非莫測。
臺灣豫劇團曾於20年前演出全本《狸貓換太子》,劇本原著石磊、張竫媛、汪詩珮,全劇分為上、下集16場戲,堪稱首尾俱全。此版本人物形象深具情味,李娘娘在冷宮與親子相會,流落民間後,透過與義子的互動,有趣地顯示她不凡的尊貴氣質,結局更念及親生皇兒江山的穩固,主動放棄復仇的怨念,以成全愛子的治國大業,這是只有真正的母子天性才能達到的崇高境界。此外宮女寇珠手提妝盒欲拋入御河途中,遇太監陳琳情節,亦有巧妙安排,皆是豫劇版本與其他劇種的區別。
《龍袍》編劇劉慧芬教授接受臺灣豫劇團委託,以《狸貓換太子》豫劇版進行改編,但16場戲的篇幅過於龐大,大幅度進行刪修,採用以少勝多、以虛代實、虛實相生的情節線,輕重鋪陳,達到精簡格局的效果。劇本更名為《龍袍》的意義,並非為劉后翻案,實有感於龍袍是最高權力的制服,更是人間至德至善的象徵。脫胎於《狸貓換太子》的臺灣豫劇《龍袍》,超脫宮鬥劇的狹隘思維,巧妙的呼應了蘊含於「龍袍」之內的宇宙法則。
臺灣豫劇團2019年度大戲《龍袍》,以新製作、新面貌,重新詮釋人們百看不厭的民間故事「狸貓換太子」,以最堅強的演員陣容、樂團配置,獻給觀眾們一齣值得深度聆賞細細品味的經典宮廷大戲,喜愛豫劇的戲迷們千萬不要錯過。
為了讓戲迷們更瞭解《龍袍》的編導特色,臺灣豫劇團精心策劃了一場戲曲導聆講座「龍袍寓言的譯與演」,於3月30日(星期六)下午2:30-4:30假臺灣戲曲中心臺音館視廳室舉行,由《龍袍》編劇劉慧芬教授主講,並邀主要演員王海玲、殷青群、蕭揚玲、劉建華擔任特別來賓示範演唱精彩唱段,報名前60名於報到時說出「通關秘語」,即可獲贈精美福袋,3月15日(五)中午起在臺灣豫劇團「臉書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iwanBangZi 接龍報名,歡迎免費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