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壇新秀競技.菁英人才培力.青年指揮崢嶸
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初賽成績在臺北揭曉
新聞稿
「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於臺北進行初賽,在執行委員會聯合主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吳榮順主任、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教授共同主持下,從海內外各地齊聚的評審團成員,依據參賽者所提交之影像資料進行評審,經過逐一的閱聽與縝密的討論後,順利完成第一階段「初賽」賽程,並公佈入選複賽的17位優秀年輕指揮家名單。
由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教授倡議的「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在海內外的專家和音樂院校/機構的支援下,於2011年成功由香港中樂團舉辦首屆賽事及於2014年與中國大陸西安音樂學院成功合辦第二屆賽事。本次由臺灣國樂團與香港中樂團聯手辦理的「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積極鼓勵與選拔新一代樂壇領航員,吸引各方音樂菁英競逐。依據報名收件資料共有49位符合資格的參賽選手,報名送件者皆具有指揮樂團驗或就讀音樂學院指揮專業者,最年輕的參賽者出生於1998年1月,年僅18歲。
49位符合資格的參賽選手中,來自臺灣23人、香港4人、中國大陸19人,以及日本、烏克蘭、新加坡等地的新秀指揮家。臺灣本地的參賽者佔47%,將近報名總人數的一半,顯示臺灣樂壇年輕指揮人才濟濟,參與度相當高而且企圖心旺盛。此次有8位女性青年指揮參賽,佔參賽者總數的16%,女性參與比賽的人數比率較以往增長,也讓樂團指揮大都為男性擔任的刻板印象逐漸改觀。
在大師雲集的評審團審慎評選下,初賽過程順利,12月16日順利評選出17位參賽者進入複賽,名單有于帆、王舜弘、沈文韻、何致中、李俊、林亦輝、邱誓舷、范楷西、徐欣馳、游家輔、曾維庸、曾德偉、董超、廖元宏、廖元鈺、趙雯、鄭丞泰(依姓氏筆畫排列)。臺灣國樂團與香港中樂團合作辦理的「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非僅提供青年優秀指揮人才展現藝能,更是推動當代大型國樂發展的里程碑。
下一個階段的「複賽」暫訂於2017年7月5日至9日在臺北的臺灣戲曲中心進行,指定曲為知名作曲家王乙聿的《蓬瀛狂想》,入選複賽的17位參賽者將指揮臺灣國樂團,同臺合作、揮灑燦爛神形,以音樂寫情、寫景、寫意。完成複賽後,比賽地點旋即移往香港,暫訂於2017年7月10日至15日進行準決賽,進入準決賽與決賽的參賽者將指揮香港中樂團,於7月16日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決賽音樂會。相關奬項及奬金如下:
l 冠軍:港幣拾萬元正
l 亞軍:港幣陸萬元正
l 季軍:港幣叁萬元正
l 香港優秀青年指揮奬
l 臺灣優秀青年指揮奬
l 最佳香港作品演繹奬
l 最佳臺灣作品演繹奬
l 最受觀眾喜愛大奬
l 最受團員喜愛大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