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傳藝金曲獎 呂錘寬、辜懷群獲特別獎 863件參賽作品角逐,65名上榜入圍
第27屆傳藝金曲獎今天(24日)舉行入圍名單公告記者會,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表示,本屆金曲獎共吸引127個單位、863作品參賽,評審團經過長時間、鉅細靡遺的審聽後,公布各類獎項共65位入圍名單,同時也宣布出版類與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得主,分別是呂錘寬先生及辜懷群女士。今年傳藝金曲獎總獎金達到新台幣330萬元,同時新增「年度最佳演員獎」;今年頒獎典禮訂於8月13日(星期六)在傳藝中心宜蘭園區蔣渭水演藝廳舉行。
每年傳藝金曲獎的重頭戲─出版類與戲曲表演類的特別獎,也於今天揭曉,出版類特別獎由長年耕耘臺灣傳統音樂採集保存與研究推廣的呂錘寬先生獲得,呂錘寬先生透注30多年的時光,走遍臺灣,累積豐碩的傳統音樂一手聲音資料,這些資料啟發後人對傳統音樂的學習乃至展演與出版,貢獻良多。戲曲類特別獎則為長期投入戲曲藝術推廣的辜懷群女士,辜女士以民間力量經營劇場、成立劇團,不僅累積無數精彩戲曲製作,且大力培育行政人才,成效卓越,其成立「台北戲棚」,讓戲曲演出成為觀光重點,推出「新老戲」、「新舞風」等系列,提升劇場文化與人文環境,深獲肯定。
評審團總召集人陳郁秀女士表示,雖然本屆總收件數略減,但整體品質卻提高,今年參賽作品在質感上有相當大的進步,在最佳藝術音樂專輯和最佳宗教音樂專輯都出現增額入圍,各有6位入圍者。此外,自第26屆起取消出版類個人獎項的國籍限制,本屆即有4位外籍人士入圍,顯見傳藝類的國際合製出版,也日漸提高。她也肯定傳藝金曲獎,近年來對於傳統藝術的保存以及在藝術基礎上的創新,發揮很大的鼓勵與推廣作用。
評審團戲曲表演類召集人柯基良先生表示,今年將「最佳表演新秀獎」年齡限制從45歲下降至40歲,更符合一般社會期待,同時今年新增「年度最佳演員獎」,吸引36位戲曲表演工作者參賽,其中不乏許多大都耳熟能詳的演員,競爭非常激烈,也讓評審們在觀審時壓力非常大,經過大家多次的會議才決定今天的入圍名單,並且最後的結果幾乎所有劇種都有人入選,顯見戲曲界政府跟民間都非常努力,在此要特別感謝主辦單位輯評審的用心以及民間劇團無私的付出。另外,從3年來報名件數的年年倍增,顯見傳藝金曲獎對戲曲生態及人才培養非常用心且前瞻,並為戲曲界樹立一個良好標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方芷絮表示,傳藝金曲獎「入圍即得獎」不是口號,自主辦傳藝金曲獎,已經進入第3年,歷屆入圍與得獎者,都納入傳藝中心的人才庫,在規劃節目或對外推薦時,傳藝金曲獎的入圍與得獎者就是首要考量,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營運管理的臺灣戲曲中心開幕在即,未來將提供更完善的場域與平台,孕育更多精彩的作品與傑出的藝術家。
第27屆傳藝金曲獎入圍禮讚訂於7月16日(星期六)盛大舉行,將邀請今年所有入圍者共同出席這場文化饗宴。今年的傳藝金曲頒獎典禮則將於8月13日(星期六)晚上舉行,首次移師至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並由超視電視台進行轉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