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玲學院」開講囉! ──左營實踐路上的藝術實踐團隊】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王瓊玲教授 撰文
現在的你,是卯足全力,正奔波在「晴時多雲偶陣雨」的奮鬥路途?或是已經行過千山萬水,進入寵辱偕忘,「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化境?
不管處在甚麼境地,相信每一個人,都會眷戀坐在講臺下,聆聽老師們諄諄教誨,又可以跟同學們切磋嬉戲的美好時光。
為了追一份藝術的理想、為了圓眾人教與學的彩夢──「海玲學院」成立了!臺灣豫劇團中,能演能導、能教能講的精采人物,一個個登臺上課了!
不管你的身份是甚麼?不管你離開校園有多久?不管你走過的悲喜哀樂有多長?心動!就可以馬上行動!一行動,就可以參與一場場精采的豫劇解碼、分享一波又一波的生命悸動!因為,每一個開講的人,不管輩份高低、不論年齡大小,全都是認真又執著的藝術工作者,甚至是既能「身教」又能「言教」的好老師。
第一位上場開講的,當然是海玲學院的院長、國家文藝獎的得主──豫劇皇后王海玲囉!
主演過生、旦、淨、丑,148齣劇碼,150個不同角色,王海玲老師絕對不愧是「行當不拘、文武全才」的超級藝術家。她在舞臺上的一顰一笑、一轉眸、一引吭,都是天才與磨練的無縫結合、藝術與人生的完美結晶。
身為臺灣豫劇團的死忠戲迷,我的小說《美人尖》,能由劉慧芬教授編劇,林正盛先生導演,成為慶祝民國百年的年度大戲,又由海玲老師主演頑強剛烈的女主角「阿嫌」,是我無上的榮耀。在這裡,我要透露王海玲老師的一個小秘密:
為了結合舞臺與電影,豫劇團深入梅山山區拍戲。海玲老師一身戲裝,挑著兩個大水桶,跋涉在海拔一千六百公尺的高山,演出「洗門風」的百般折磨。路真的是太陡太峭了!她單腳一拐,瞬間跌入山坡的茶樹叢裡。國寶摔跤了,那還得了!所有人員大驚,尖叫著奔過去,海玲老師卻優雅地站了起來,從從容容地說:「沒事!沒事!我從小練功,知道怎麼摔、怎麼保護自己。你們看:我腳沒扭傷、臉沒割花。別怕!擔誤不了戲的。」她這一安慰,把許多人的熱淚都安慰了出來!
海玲學院的堅強教師陣容中,當然有榮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的朱海珊老師。她所扮演的風流小生,不知迷煞過多少女性。而不管是小生的俊俏、老生的蒼勁,她成熟的演技,總驗證了豫劇藝術的豐盛多彩。近幾年,她更跨越了性別與行當,精準又精彩的詮釋了老旦的角色,不管是富貴雙全的賈母、兇狠無知的李婆,都讓人喝采欽佩、拍案叫絕。同樣的,我也要透露她一件感人的事:
〈美人尖〉受邀到大陸巡迴公演,第一站就是臺商的大本營──東莞。貨櫃在海關出了誤差,遲遲不能送抵玉蘭歌劇院。隨著演出時間的逼近,眾人惶惶不安。這時,朱海珊老師以她一貫的爽聲朗調,安撫了大家:「戲──在我們身上!怕甚麼?貨櫃若真的沒來,沒有布景、沒有服裝、沒有道具,我們素著一張臉,也要上臺演出最精采的戲,給臺商同胞們看!」這樣的豪邁與深情,怎不令人徹底折服?
演出前一個多小時,貨櫃送來了,所有人員衝進衝出,搬衣箱、拿道具、架燈光、測音效……當布幕緩緩拉開,幽幽的大廣絃拉起了民謠「思想起」,舞臺上的一切,竟然全部到位了!艱困中,同舟共濟的決心,更飆出了大夥最精彩的演技──臺灣豫劇團又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當時,飆出最佳技藝的演員們,也參與了現今海玲學院的開講:唱腔宛如天籟的小天后蕭揚玲,將要講解「花旦」、「武旦」、「刀馬旦」的差異,又搬出十八般武藝來「對決楊金花」。英姿颯爽的楊門小女將,在舞臺上被她演得活靈活現;一代巾幗女英豪,在講堂中也會被她講得虎虎生風。
其他,能演又能講的還有:擁有王海玲老師的遺傳「戲」胞、又師承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的「豫劇王子」──劉建華。她將為學員們解惑:〈孟麗君〉中的安樂皇帝是好色之徒嗎?〈慈禧與珍妃〉中的光緒皇帝是癡情之流嗎?〈梅龍鎮〉中的正德皇帝是純情之輩嗎?為何人人豔羨、不可一世的皇帝,常常出現「職業厭怠」呢?劉建華生猛的活力、幽默的風趣,必將獲得滿堂喝采。
辣旦──張瑄庭、美聲公主──謝曉琪、百變精靈──張瓊蘭,個個都是名師張岫雲、王海玲嘔心瀝血調教出來的高徒。
張瑄庭三寸金蓮的「踩蹺」功夫,早已震撼兩岸藝壇。且看她如何把刁蠻潑辣的王月英、「為愛向前暴衝」的陶三春,講解得讓人又哭又笑、又憐又愛。
謝曉琪善長扮演「為愛而生的女人」:當愛情闖進門時,且看李鳳姐為何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再看王春娥如何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古往今來,癡情女子坎坷的遭遇、不悔的執著,她無論演來、講來都絲絲入扣。
嗜錢如命的錢婆婆;練達世故的劉姥姥,都是張瓊蘭的拿手好戲。她將探討戲劇中「來自生活的人生哲學」,與學員們進行「熟女的對話」,詼諧又敏銳的她,必將開拓出不一樣的學堂風光。
文武場領導──范揚賢,是胡琴、板胡的專家。千錘百鍊的樂師造詣,讓他確切掌控了戲曲中:怨、慕、煩、亂,喜、怒、哀、樂的音樂情緒。他將深入豫劇的唱腔,介紹角色的特性,無論是老旦─佘太君、青衣─白素貞、閨門旦-黃桂英、花旦-紅娘、彩旦-花婆、帥旦-穆桂英、武旦-楊金花……都有鞭闢入裡的講解,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動與震撼。
殷青群──臺灣豫劇團重要的靈魂人物。他所擔綱演出的愛鄉曹公、正直鍾馗、多變朱元璋、剛毅包青天、殘暴紂王,都已被譽為爐火純青的成就。首齣兒童豫劇〈豬八戒大鬧盤絲洞〉、第一齣少年豫劇〈快打三國〉都是他所執導;新編豫劇:〈劉姥姥〉、〈拜月亭〉、〈約/束〉、〈花嫁巫娘〉也是由他擔任副導演。柏林影展最佳導演林正盛與他合作〈美人尖〉之後,逢人就讚美殷副導的專業、熱情與謙沖自牧。
這次,殷青群以「她們都是『我的女人』」為講題,善用他在導戲、排戲、磨戲時的專業角度,再結合他在豫劇團的大好人緣,對於〈巾幗‧華麗緣〉裡的王海玲、〈楊金花〉裡的蕭揚玲、〈劉姥姥〉裡的張揚蘭、〈三打陶三春〉裡的張瑄庭、〈梅龍鎮〉裡的謝文琪等。進行了犀利的分析──既探討劇情中,萬眾矚目的「名女人」是甚麼樣貌?又觀察舞臺下,演出名女人的「女主角」是甚麼特質?兩者何時分、何時合?又要如何分、如何合?因為分與合的準確拿捏,往往就是一齣戲劇成功與失敗的關鍵。
「海玲學院」開學了!不用掏口袋繳學費,只要掏心肝繳熱情;不必對戲劇熟門熟路,只要對藝術滿懷興趣!
鑼喧鼓鬧、絲竹悠揚的豫劇團隊,正在南臺灣左營的實踐路上,實踐著藝術的傳承與發揚。就讓能演能導、能教能講、能言教又能身教的一群藝術狂熱者,在演出人世的曲折愛恨之餘,也引導大家一頭栽進美好的曲藝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