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臺灣本地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一百多年來歌仔戲一直以獨特自然的表現風格吸引觀眾,從落地掃、野臺歌仔戲、內臺歌仔戲、電影電視歌仔戲乃至於精緻歌仔戲,皆展現出自由、包容與通俗的表演風格。為了傳承歌仔戲與時俱進的藝術特色,新生代演員的培育與投入至為重要,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特於12/10(三)至12/14(日)一連五天,每日上午10時30分、下午1時30分及3時30分於雨天表演場,邀請有歌仔戲界明日之星搖籃美譽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和戲曲音樂學系攜手演繹歌仔戲《別窯》、《逛花燈》選折與戲曲身段展演,引領大家親身感受歌仔戲的經典魅力與青春活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表示,邁入第二年的「2014歌仔戲青年人才培育合作平台計畫」,除持續妥善運用公私部門資源以達到效益加乘的目標外,亦透過培訓課程與駐園演出逐步提升青年藝生的技藝水平,儲備未來進入職業劇團的能量。為了累積正式大戲演出經驗,藝生們將於12/12至12/13參與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附設青年歌仔戲團入選臺北市103年歌仔戲觀摩匯演之《刺客列傳之魚腸劍》及大稻埕戲苑《萬古流芳》演出活動。為使駐園演出不致中斷,同時基於人才培育與建教合作之立意,因此邀請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和戲曲音樂學系接力登臺獻藝。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為臺灣唯一以正規教育培養歌仔戲全方位人才的「十年一貫制」學校,戲曲音樂學系則以培養戲曲音樂專業人才為主,繼承創新傳統音樂的演藝人才為輔。兩系多年來在傳統戲曲領域的深耕與付出、成就與貢獻可謂有目共睹,迭獲外界一致好評。此次搬演劇目為《別窯》、《逛花燈》選折與戲曲身段展演。《別窯》敘述王寶釧為薛平貴與父親王允三擊掌斷絕父女關係,和薛平貴居住寒窯。時值西涼作亂,平貴身為後軍都督,隨軍出征之際回到寒窯與寶釧辭別,少年夫妻傷離別的愁緒表露無遺;《逛花燈》為歌仔戲四大齣之一《陳三五娘》中的一折,敘述福建泉州秀才陳三,送兄嫂至廣南途中於元宵燈會與富家小姐黃五娘邂逅,互生愛慕之意,一段好事多磨的啼笑因緣就此展開。《戲曲身段展演》則將歌仔戲身段融合基本功、把子功與毯子功並配上音樂,巧妙結合成一段組曲,除展現歌仔戲身段之外,亦呈現出學生平日學習的成果。
在這個初冬的美好時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邀請大家一同輕鬆自在地品味歌仔戲的戲曲之美。12/10(三)至12/14(日)上午10:30、下午13:30與15:30由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和戲曲音樂學系攜手演出歌仔戲《別窯》、《逛花燈》選折與戲曲身段展演,演出地點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雨天表演場,自由入座。誠摯邀請喜愛歌仔戲的朋友們前來給予新生代生力軍鼓勵與支持!相關演出資訊請洽國立傳統藝術中心:(03)9507711,或請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網站查詢:www.ncft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