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高產創作大師「關迺忠」,提煉最具權威的真摯詩篇
2011-09-20
 |
兩岸三地最具代表性高產創作大師-關迺忠,闊別21年後再度親自上陣指揮臺灣國家國樂團(N.C.O.),本次音樂會特別邀請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大提 琴首席朱亦兵與N.C.O.樂團好手黃純鈴、葉文萱,於9月23日(五)19:30假臺北國家音樂廳同台演出。關迺忠將帶著眷戀「臺灣」原鄉的情感,從個 人經典作品當中,提煉最具權威性的真摯詩篇,獻予期待已久的樂迷朋友。
關迺忠指揮風采瀟灑自如,創作風格豐富多變,中、西方作品在他獨具 個人風格的詮釋下,總是熱情澎湃,而優美流暢的旋律始終是他訴說樂音的手法。此次音樂會將詮釋個人創作里程中,最為活潑時期的代表作品,如大提琴協奏曲 《路》、《第一打擊樂協奏曲》第三樂章;並以臺灣音樂文化為主體,匯入臺灣土地繁盛多元的山水民情。如以北管音樂為素材彩繪繁華臺北夜景《臺灣風情》第一 樂章〈臺北調〉,以及《墾丁三章》第一、三樂章,作曲家將滿滿的「臺灣味」盡情書寫於音樂作品當中。國人作品部分,則演出劉學軒《第一二胡協奏曲》第一樂 章,明確精準的創新技法,在點狀與線狀紛然並陳的多段體曲式中注入新意,而二胡演奏家葉文萱則展現甜美堅毅的音樂本質,為繁複結構的樂章點出奪目的音樂亮 點。
關迺忠表示:「對於團員的演奏能力充分掌握,相信在音樂詮釋上能迸發高能量的對話,尤其《路》在21年前首演時即由臺灣國家國樂團演 出,精湛的樂音令我印象深刻;而本次擔任協奏的大提琴家朱亦兵,是一位浪漫、有想法的音樂家,他的琴音來自於他對音樂藝術的高度執著,勢能將樂曲中飽經滄 桑的人生寫照,由微觀寫實的手法相互映照。」
樂界有此一說:關氏的作品總能令演奏家狂愛又卻步。以《第一打擊樂協奏曲》為例,樂曲結構龐 大且技巧艱澀,尤其運用不同鼓槌交織幻化音色,擔任擊樂協奏的黃純鈴能精準掌控高力度與細膩紋理之處,關迺忠認為:「時代在進步,而艱難的曲子能在演奏家 時間的粹煉中越發精彩,我向這些藝術家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音樂會另演出民族管弦樂劉文金的《山村的節日》,樂曲山村節日歡愉氣氛,調 性奔放躍動,散發濃郁的鄉土氣息。而國際知名配樂大師趙季平的《古槐尋根》,樂曲刻畫遊子返鄉時的心境,情感綿密而令人動容,關迺忠說:「此曲原收錄於多 位著名作曲家聯袂創作的《華夏之根》民族管弦樂曲當中,但只有這首作品在多年之後,依舊深受廣大樂迷喜愛並幾經演繹傳頌。作品不僅內涵深刻,全曲刻意以慢 板敘寫,考驗作曲家扎實的創作技巧及演奏家細膩的詮釋!」
個性熱情不拘的關迺忠,私底下排練時總喜愛搭配正宗臺灣金牌啤酒,這是他記憶台 灣的一種方式,也是這位國樂界的「浪漫詩人」體現愛臺灣的真摯情感,9月23日(五)臺北國家音樂廳,創作大師關迺忠將捧出自我最真摯的音樂獻詩,引領觀 眾親炙他深具渲染力的音樂聖地,有關音樂會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或N.C.O.官方網站http://nco.ncfta.go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