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祖師爺信仰
戲曲從業人員常自稱為「梨園子弟」,據傳唐玄宗雅好樂舞,設置「梨園」為宮廷樂舞組織,因此後世戲曲界奉唐明皇為「祖師爺」,亦敬稱「老郎神」,或一說為後唐莊宗李存勗,或亦有灌口二郎神之說。戲曲界亦奉祀道教九天翼宿星君,為主管音樂、舞蹈演藝之神,也有人認為唐明皇與翼宿星君實為二位一體。農曆3月18日為祖師爺誕辰日,每到祖師爺壽誕,梨園子弟都會齊聚為祖師爺祝壽,既是同賀亦有凝聚人心、繼續守護傳承傳統戲曲藝術的作用。
「三聖宮」由來
民國60年,「台北市中華國劇學會」成立,梨園子弟共同設立「祖師堂」於臺北市環河南路,據傳祖師爺神尊與五大仙君、兵馬大元帥等神位,及溥儒(字心畲)先生對聯墨寶(書於民國39年),皆為京劇名伶顧正秋女士所贈。設立「祖師堂」時,擬名「三聖宮」,於祖師爺尊前擲笅獲允,從此定名。每到祖師爺生日,陸、海、空、聯勤各大京劇團暨劇校學生,都會來參拜。民國84年三軍劇隊裁撤,國光劇團成立,即迎請原海光劇團翼宿星君神位奉祀;85年再自國劇協會迎請祖師爺神尊及諸神神位,安奉於國光劇團木柵國光劇場後臺,此後每年歲末封箱、新春開箱、祖師爺壽辰,國光劇團同仁皆遵古禮舉行莊重儀式。民國105年國光劇團進駐座落芝山的臺灣戲曲中心,同年11月迎請祖師爺神尊,暫置於二樓箱管辦公室,民國106年9月12日正式舉辦大典安座於大表演廳後臺,既是梨園子弟共同的心靈依歸,也是文化傳統的當代展示。
祖師爺「交朋友」 廣結善緣文化共榮
如今祖師爺鎮守三聖宮,視野望出去便是大表演廳舞臺,護佑梨園子弟,是大家的精神信仰依歸。雖參拜者多為戲曲從業人員,三聖宮亦非可問事之宮廟,但祖師爺跟眾神亦有交流。「2022鬥陣趣:虎獅派對」活動由中華文化總會、台灣龍獅藝陣聯誼會、「士林三大廟」—士林神農宮、芝山巖惠濟宮、士林慈諴宮共同協辦,讓祖師爺「接地氣」與士林三大廟交流,藝陣出巡時也以分身「翼宿星君」參與。其實這不是祖師爺第一次「交朋友」,大約廿年前,祖師爺也曾搭飛機至馬祖芹壁村與「鐵甲元帥」交流,後續還完成了數場素人京劇演出。每一次的交流都帶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期待與情感,讓人心安定,香火延續。國光劇團大大小小的演出節目,都有祖師爺的庇佑,全團上下都對此充滿感激,也期許這樣的正面力量,能夠帶給戲曲界更好的影響。今年祖師爺壽誕採簡單隆重的方式辦理,期望透過共同祝禱的儀式、珍貴的敘舊談藝時間,完成情感與文化的交流,讓戲曲藝術更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