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祈島‧臺灣-2021亞太傳統藝術節」已於上週六(20日)在宜蘭傳藝園區熱鬧開幕,精彩節目獲得好評,第二週的活動將於本週五開始一連三天(11月26日至28日)繼續登場,包括豫劇、當代偶戲與原民樂舞,以及傳統剪黏工藝、阿美族樹皮與檳榔鞘工藝等豐富展演活動,具體呈現臺灣當代與傳統交織的海洋文化風情。
2021亞太傳統藝術節第二週的活動日程為11月26日至28日,繼續以多元海洋文化元素的展演活動為民眾展現臺灣豐富的藝文生態,共計有四組團隊分別以原民樂舞、豫劇、以及當代偶戲呈現精彩藝文風景。由臺東都蘭部落旅北原住民青年組成的「旅北都蘭部落文化藝術團」,此次將以表演形式呈現「海祭」儀式,不僅將部落傳統歌謠中常聽見的多聲部音樂「複音」融合傳統舞蹈,並結合現代舞蹈,表達文化真意,也將展現族人對於山川大河的崇拜,並藉此追懷及感念祖先在海上漂流的艱辛與謀生技能。而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的【蒂摩爾古薪舞集】,則是臺灣首支以排灣族文化為主體的現代舞團,他們融合現代肢體符碼,創造出排灣族新舞蹈美學;在「去排灣-潮湧」節目中,有別於一般外界對傳統排灣族既定外在形象,舞者們將透過古謠吟唱,從聲線引動,交織出身體波動,激盪出獨一無二的排灣族當代身體語彙。
來自高雄、傳藝中心所屬「臺灣豫劇團」針對本屆藝術節特別打造新編豫劇-《八仙過海》,將傳統老戲《八仙過海》重新編創,團員精銳盡出,從熱鬧繽紛的王母慶壽,到與金鰲大戰奪寶的熱血節奏,不僅將傳統道教信仰及神話中的神仙性格表現得活靈活現,更透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奇珍幻術,將東方戲曲中的海洋奇景與神妙畫面精采呈現。創立於1999年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連續十多年獲選文化部國家扶植團隊,作品多次被提名或入圍台新藝術獎,並屢獲海內外藝術節邀演,足跡遍佈歐亞美三十座城市,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劇場品牌之一;本次他們特別帶來重現故宮博物院珍藏《海怪圖記》中精彩畫作的作品-《飛船與海怪》,將以千奇百怪的魚群、兇猛的海底生物、神秘的飛行船,鋪陳一場華麗的偶戲饗宴。
除了緊湊的演出節目,第二週的工藝示範也是另一個亮點,包括傳統剪黏工藝師黃拓維以及阿美族樹皮與檳榔鞘工藝團隊「米麻岸工作室」,他們都將以當代臺灣青年的視角,將傳統工藝與生活智慧結合,也從實用與創意的角度出發,和民眾分享工藝創作與日常文化的連結。他們亦分別帶來「貝殼剪黏」與「檳榔鞘餐盒組」的手作體驗課程,活動免費線上報名參加,部分時段已額滿,有興趣的民眾請把握機會儘快報名。
「祈島‧臺灣-2021亞太傳統藝術節」第二週活動將於11月26日至28日在宜蘭傳藝園區辦理,週日(28日)下午4:30至5:00於臨水劇場並安排有閉幕聯演,歡迎大家共同參與。室內劇場(蔣渭水演藝廳、曲藝館)演出節目及工藝手作體驗已於日前開放線上預約索票及報名(部份場次已額滿),名額有限,額滿為止!詳細資訊請洽活動官方網站http://festival.ncfta.gov.tw/2021aptaf/zh-tw)或臉書搜尋「亞太傳統藝術節」(https://www.facebook.com/AsiaPacificTraditionalArtFestival/)。
祈島‧臺灣-2021亞太傳統藝術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
11/20-11/21、11/26-11/28
室內劇場索票連結:https://reurl.cc/GbLKpA
工藝手作體驗報名連結:https://www.surveycake.com/s/nYr01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