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國樂團11月16日晚間於臺灣戲曲中心舉辦《2019菁英爭揮—指揮新秀選拔》,參賽的青年指揮經過初選、複選、決選3輪,歷經3個月的激烈賽事,張智堯在優秀的青年指揮中脫穎而出,獲得技術評審團以及臺灣國樂團團員一致肯定,抱走冠軍獎盃與指揮專題音樂會新臺幣8萬元的演出獎勵,同時也獲得媒體評審團的青睞,榮獲最佳魅力臺風獎,現場觀眾參與投票的最佳人氣獎亦獎落張智堯手中。第二名則由朱恆志獲得,而由作曲家王乙聿參與評分的最佳作品演繹獎,頒給陳宥嘉。
NCO《菁英爭揮—指揮新秀選拔》已經連續舉辦六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陳濟民主任頒發第一名獎座、獎金及獎狀,面對全場熱情的觀眾表示:「臺灣國樂團的青年指揮培力計畫,為臺灣拔擢優秀的人才,不僅提供指揮新秀嶄露頭角、登上藝術殿堂的機會,後續配套的合作方案,更引領年輕指揮家穩步邁向專業職涯。今年的賽程更突破以往的模式,在複選階段特別移師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由該校國樂系國樂團擔任排練樂團,合作無間的完美過程,擴大此一活動的參與層面,也提供更多青年學子連結國家級樂團合作的珍貴經驗。」
全程參與3輪賽事的評審團主席代表、指揮家與作曲家李英則指出:「國樂指揮需要具備東、西方音樂學的訓練與涵養、理性與感性兼容的多元音樂視野,而國內年輕指揮在情感詮釋富有深度,潛力和才能都不容小覷,而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更多的機會與舞台。自信精確的表達能力、自在流暢的音樂性,一直都是甄選過程的評審重點,參賽者清楚傳達自己對音樂的詮釋與想法是相當重要的關鍵。這次的參賽者都非常認真準備,已經充分掌控樂曲,儘管青年指揮們的舞台經驗有限,部分細節難免生硬緊張,但總體來說已經具有專業水準、表現可圈可點。」
樂界專業評審從指揮技巧、統御能力、樂曲詮釋等方面考評參賽者的表現,為激發參賽者對舞台形象的整體表現,特別邀請媒體工作者擔任評審,針對參賽者的舞臺魅力進行評比。現場觀眾亦在音樂演奏結束時,投票選出最佳人氣獎的得主。2019菁英爭揮─指揮新秀選拔的活動主旨,就是希望能讓參賽者經由選拔活動,成為閃亮的、全方位的指揮家。
今年菁英爭揮決選音樂會的4首指定曲,嚴格考驗著參賽者對樂曲結構的掌握度,鄭思森的《竹》縈迴著「清」、「逸」、「瀟」、「凜」的氣息,突破標題樂段的規格,用主題樂句引導、發展而貫穿全曲;盧亮輝的《秋》為典型的三部曲式,透過慢板和小調調式表現秋風落葉飄零、飄泊不安的傷情,需要清楚瞭解樂曲的來龍去脈,才能適切營造出相映的氛圍。關迺忠的《臺灣風情》第二樂章—哭調,曲調風格性濃郁,在意境、氛圍的處理上,要沈得住氣,耐心詮釋段落速度的轉折和情緒變化。而其中最具挑戰性的,當屬臺灣國樂團藝術經理王乙聿選材自北管過門音樂發展而成的《演化交響曲》第四樂章—新局,樂曲進行中部分演奏家在台下流動演奏呼應,再加上急速活躍的樂句樂段,充分考驗指揮者對樂團的整合能力,「如同軍團司令官一般,冷靜、精準、精確,毫釐不差的掌控與鋪陳」,王乙聿如此形容。
愛才、惜才、育才的臺灣國樂團團長劉麗貞,始終給予青年音樂家極大的肯定與支持,也希望樂友觀眾給予這些年輕人更多的掌聲,劉團長樂觀而且信心滿滿:「看見年輕指揮們在舞台上盡情揮灑、相互競爭,私底下卻樂於分享彼此的學習心得、相互砥礪,讓指揮技藝越來越精湛,非常令人感動。而我們也將持續辦理各項人才培力計畫,激勵年輕人的理想和熱情,開創音樂家展現實力的舞臺。」同時,她也提到,歷屆獲獎者後續都有相當傑出表現,期許參賽的指揮新秀未來都能發光發熱。
更多《2019菁英爭揮—指揮新秀選拔》比賽資訊及臺灣國樂團演出訊息歡迎洽詢官網 https://www.ncfta.gov.tw/nco_72.html。
【2019菁英爭揮─指揮新秀選拔 獲獎名單】
第一名:張智堯
第二名:朱恆志
最佳人氣獎:張智堯
最佳魅力臺風獎:張智堯
最佳作品演繹獎:陳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