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06年度歲入總計34,622千元,執行情形說明如下:廢舊物資售價97千元、賠償收入1,771千元、雜項收入32,754千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06年度歲出總計1,094,188千元,執行情形說明如下:傳統藝術中心業務555,420千元、一般行政274,126千元、國立文化機構作業基金264,642千元。
106年度執行成果分為傳統藝術資源維護與推廣、傳統藝術推廣、傳統藝術補助、國際暨兩岸交流及傳藝金曲獎。
傳統藝術資源維護與推廣-傳統藝術資料庫基礎維運及出版項下網站瀏覽量1,757,188頁、網站訪客人數730,639 人次、出版19種出版品、12期《傳藝Online》數位雜誌;音樂家資料庫建置、手稿典藏與出版進行約5,000頁手稿原件典藏及數位化;音樂專題資訊雲端平台網頁瀏覽量171,548人次。
傳統藝術推廣-傳統表演藝術方面傳統藝術演出923場次、參與人數77,599人次(看家戲劇展系列、民間傳統藝術展演推廣計畫、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接班人傳習演出計畫)、京劇藝術演出334場次、參與人數128,182人次、豫劇藝術演出302場次、參與人數87,941人次、國樂藝術演出134場次、參與人數41,056人次(年度大小型公演、兩岸交流、海外交流、校園或社區推廣);傳統工藝方面執行傳統藝術展覽及教育推廣189場次、參觀人數383,195人次(「工藝‧經典‧美學-盡看臺灣百年工藝」展)、傳統工藝示範與推廣672場次、參觀人數4,006人次、2,891小時(106年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接班人傳習演出計畫);臺灣音樂方面執行音樂專題展演及交流講座推廣活動3檔展覽、參與人數10,041人次(「島嶼的耳朵特展」、「璀璨明霞-小明明(巫明霞)紀念特展」、「追尋歷史‧原音重現-民歌採集50年主題特展」)。
傳統藝術補助-補助金額新臺幣6,477,224元、傳統藝術常態性補助54件(傳統戲劇類40件、傳統音樂類5件、傳統舞蹈類1件、傳統工藝類5件、民俗及有關文物類3件)。
國際暨兩岸交流-亞太傳統藝術節計61場次、參與人數46,000人次;臺灣國際音樂節計13場次、參與人數1,422人次;國際暨兩岸交流演出8場、67場講座與工作坊、參與人次7,038(上海、香港、日本、新加坡及馬來西亞)
傳藝金曲獎-第27屆傳藝金曲獎計118家報名單位、1,098件參賽作品、18個頒發獎項(118個報名單位,出版類77家、戲曲表演類41家;1,098件參賽作品,出版類1,004件、戲曲表演類94件)
國立文化機構作業基金執行成果中於臺灣戲曲中心執行節目製作與展演演出181場次、觀眾91,207人次、26檔次、傳統藝術紮根推廣68場、5,004人次、劇場專業人才培育71人次、音樂創作人才培育及族群音樂展演推廣411位作曲家、5組演奏家及3組團隊、參與11,222人次;於宜蘭傳藝園區執行戲曲暨音樂展演人才培育73位、參與人次22,106人次、培訓人次173人次、建置傳統藝術智庫徵集3,739件特殊資料、文化典藏暨展示環境升級完成典藏庫房環境升級工程;高雄豫劇藝術園區活化高雄傳藝園區擾動計畫演出93場次、參與人數11,480人次、整建工程進度工程進度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