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2000李天祿的長子 陳錫煌出生那年,父親李天祿成立了「亦宛然」,也決定了他一生的路。1945年臺灣光復後,布袋戲大受歡迎,亦宛然迅速崛起。而年輕的陳錫煌在父親旁跟著學戲,但那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因此在鐵的紀律下,陳錫煌曾有一段時間到中南部學戲,也因此習得不同演法。因應電視演出,五〇年代後陳錫煌也開始研究更細膩的操偶演技。但也因金光布袋戲開始流行,傳統布袋戲漸漸式微。雖有學者重視,但民間市場已萎縮。 2001~2008 創新的陳錫煌 跟著台原偶戲館,這一群熱布袋戲的外國人,陳錫煌展開了創意偶劇的世界巡演。而也在與世界接觸的過程中,陳錫煌終於意識到自己是世界級的大師,而他所擁有的傳統布袋戲技能,更應該被傳承與保存。 2009迄今 陳錫煌的時代 80歲的陳錫煌一兼扛起傳承的重擔,無論是沒有基底的年輕人,甚至是有興趣的外國人,他都願意傳授,不留私心。不管是前台操偶師、後場樂師、服飾製作等等,這樣一個全能的演師,幾乎已難再尋,但他將對於藝術的堅持與生命力,延續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