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實施後,各級學校朝向素養導向的教學方法發展課程,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動手做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觀察近年學校課程規劃之需求,在教育部推動跨領域教學和美感教育的教育政策下,國小級任老師和各領域科任老師均積極尋找適合教學之內容和題材。傳統藝術和工藝的內容豐富且包含文化、知識和技術等內涵,透過適當的教學設計,極適合推廣至國小教學現場,配合各學習階段的教學需求和目標,發展素養導向的學習方案。 本中心運用所屬場館相關的傳統藝術資源,規劃綜合六種傳統工藝,包括:漆工藝、竹編工藝、錫工藝、粧佛、傳統木雕、交趾陶等,設計各自獨立但可依據各階段學習需求,彼此連結的傳統藝術教學方案,每一則教案設計以兩堂課為一個課程實施單元。系列課程的主要精神在於透過「動手作」、「互動式學習」、「做中學」等方式,使學生透過工藝體驗和實作演練,建立理解與認識傳統藝術的基礎能力和背景知識,進而培養主動探索傳統藝術的興趣與欣賞傳統藝術的審美能力。 109年11月本中心挑選漆工藝、竹編工藝、錫工藝、粧佛、傳統木雕各一篇教案,邀請「傳統藝術接班人-傳統工藝推廣計畫」駐園工藝師一同走入國小校園,進行傳統工藝的實作部分的示範教學,本影片節錄校園教學的部分花絮,完整的教案內容請參考以下連結,歡迎各界下載運用! https://www.ncfta.gov.tw/information_276_120945.html 若想更了解傳統工藝、體驗動手作樂趣,也歡迎到宜蘭傳藝園區「傳藝工坊」參觀: https://www.ncfta.gov.tw/cultureevent_31_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