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活動期間:2022/12/02 ~ 2022/12/02
- 活動地址: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 是否繳費:免費 |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場次場地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本場次OPENTIX線上票券已索取完畢
演出資訊
◇ 2022/12/02(五)19:30
◇ 演出地點:小表演廳
◇ 演出長度:135分鐘(含中場休息20分鐘)
◇ 注意事項:
◆ 本演出為臺灣台語發音,皆有中文字幕。
◆ 2022/12/02(五)19:30場次將架機錄影。
節目介紹
《雙槐樹》講述唐昭宗年間,邊疆烽火不斷,下令每戶出一男丁從軍,違者重責不貸。朱風妻宋氏疼獨子春科,設計讓大房遺子春登從軍。春登在徵兵的路上被宋氏姪子宋成用計推落山谷失蹤,宋氏遂虐待大嫂陳氏與錦堂,並將婆媳趕出牧羊,無奈羊群遺失,雙雙逃亡流落街頭。幾年後,春登沙場建功,昭宗賜鳳冠霞帔榮歸返鄉,但迎接春登卻是雙槐樹下的三座墳塚……
演出團隊│薪傳歌仔戲劇團
廖瓊枝老師創辦之「薪傳歌仔戲劇團」持續耕耘歌仔戲人才培育,堅持保存傳統歌仔戲的表演藝術,著重細膩的身段與優美的唱腔,追求歌仔戲的精緻化,「具備高度專業的戲劇素養,深耕歌仔戲人才培育」為劇團多年來致力於演出、傳承與推廣工作所堅持的原則與理念。提供青年演員表演舞臺,使其學有所成,在歌仔戲的舞臺上發光發熱。育苗、成長、茁壯,薪傳,讓歌仔戲在當代社會永續傳承。
團隊成員
陳氏|鄭云茜(習藝生)
朱春登|張銀芳(習藝生)
趙錦堂|簡郁庭(習藝生)
宋成|鄭力榮(習藝生)
朱春科|吳妍菲(習藝生)
宋氏|廖玉琪
朱風|謝玉如
唐昭宗|江亭瑩
皇后|王台玲
西术國王|劉冠良
西术公主|林若珍
聯合演出|許博淵、詹佳穎、何宣瑄、陳桂蓮、王寓仟、黃冠穎、陳毅、李嘉泉、陳昶甫
文場領導|涂菀庭(習藝生)
武場領導|黃建銘
二胡|江品儀
三弦、月琴|李咨英
揚琴|郭珍妤
笛、簫|張肇麟
低音|柯銘峰
武場下手|許伯榆、閻鈺婷
師資介紹
導師|張孟逸
現任薪傳歌仔戲劇團演出總監,2017年以《王魁負桂英》焦桂英一角榮獲28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演員獎」。21歲正式進入歌仔戲界,曾任蘭陽戲劇團當家小旦,2008年起參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傳習計畫,傳承廖瓊枝老師的苦旦劇藝,現為薪傳歌仔戲劇團當家小旦,扮相婉約動人,擁有豐富舞臺經驗,曾參與各大劇團舞臺歌仔戲表演,以及葉青歌仔戲團公視《秦淮煙雨》電視歌仔戲演出,演出之餘更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擔任專業術科教師及秀朗國小歌仔戲社擔任指導老師。
專業教師|古翊汎
現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高職部專任教師。2019年以《夢斷黑水溝》李沖一角榮獲30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獎」。主攻文、武淨角及武生,曾任國立復興劇團、國光劇團團員,並積極參與歌仔戲、客家採茶戲與兒童劇等各類形態之演出,曾隨多團赴中國、香港、加拿大、日本及新加坡等地表演。
專業教師|劉冠良
現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兼任技術及專業教師。2021年以《昭君 ‧ 丹青怨》入圍32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最佳導演獎」(與王友輝合導),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原復興劇校)歌仔戲科第一屆畢業,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歌仔戲組畢業。主修老生,師承陳昇琳。導演作品:唐美雲歌仔戲劇團《碧桃花開》;如果兒童劇團《夜叉國》;武童歌仔戲團《桂花夢》、《甘國寶過台灣》;樂苗歌仔戲團《極月山莊》;新藝芳歌劇團《鍾馗》;晶采歌仔戲團《阿妹縣太爺》;薪傳歌仔戲劇團《碧玉簪》(2016年版)、《夢斷黑水溝》、《三進士》、《烏龍窟》(2019版);《昭君 ‧ 丹青怨》(戲曲導演)。
專業教師|柯銘峰
第30屆傳藝金曲獎最佳音樂設計獎得主。現任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2018年2月自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系高職部專任技術教師退休。長年從事戲曲文場樂師與歌仔戲音樂設計工作。曾任臺北保安宮、臺北市藝文推廣處藝文研習教師、臺灣戲曲音樂協會理事主席、中國海專校友魚躍樂集國樂團團長、社團法人台灣技術劇場協會會員。曾任薪傳歌仔戲劇團《宋宮秘史》、《保生大帝》、《烽火亂世》、《李三娘》、《俠女英雄傳》音樂設計。
專業教師|呂冠儀
曾任臺北市立國樂團演奏、推廣、研究組長,現任研究助理,臺北廣播電台《臺北好國樂》節目主持。參與戲曲伴奏文、武場演出無數,兩度於國家演奏廳舉辦個人揚琴與打擊獨奏音樂會。1998年開始擔任戲曲音樂設計工作,重要作品有薪傳歌仔戲劇團《夢斷黑水溝》、《三進士》;河洛歌子戲團《竹塹林占梅──潛園故事》、《良弓吟》、《呂洞賓》;陳美雲歌劇團《河邊春夢》、《重逢鯉魚潭》;蘭陽戲劇團《兵學亞聖》、《小國哀歌》、《媽祖護眾生》;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愛河戀夢》、《國士無雙》、《換命》;春美歌劇團《金探子》等二十多部。編著有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歌仔戲科教材《歌仔戲曲調鑼鼓的運用》,碩士論文為〈台灣歌仔戲武場音樂研究〉。
習藝生介紹
前場習藝生|吳妍菲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主修生行,坐科十年,師承廖瓊枝、張孟逸、呂瓊珷、劉冠良、廖玉琪、古翊汎、石惠君、王金櫻、小咪、林顯源、袁福倡、趙振華等,曾為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第十期團員。自幼成長於戲曲世家,在耳濡目染下學習幕前幕後相關技藝,扮相俊秀、氣質文雅,略帶娃娃音的嗓音頗具特色,跨行當挑戰三花更以獨特的喜感深受好評。曾多次參與新藝芳歌劇團、河洛歌子戲團、臺灣豫劇團等各大劇團演出,於薪傳歌仔戲劇團參與演出《五女拜壽》、《山伯英台》、《昭君 ‧ 丹青怨》、《望鄉之夜》。
前場習藝生|張銀芳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主修生行,出身戲曲世家,坐科九年,亦多次挑戰武生與老生,師承廖瓊枝、小咪、張孟逸、袁福倡、古翊汎、劉冠良、廖玉琪等。曾任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第九期團員。曾獲2015年、2020年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金獎大賽第一名及2017年「來宜蘭.尬歌仔」最佳潛力獎,並多次參與秀琴歌劇團、許亞芬歌子戲劇坊等各大劇團演出,於薪傳歌仔戲劇團參與演出《宋宮祕史》、《山伯英台》、《昭君 ‧ 丹青怨》。
前場習藝生|鄭力榮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主修老生、粗角,師承廖瓊枝、呂瓊珷、林顯源、趙美齡、袁福昌、林衣倩、石惠君、張孟逸、古翊汎、廖玉琪、劉冠良、林芳儀、李珞晴、小咪、王金櫻、劉光桐、趙振華,曾為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團員,曾多次參與蘭陽戲劇團、陳麗香歌仔戲團、臺灣豫劇團等各大劇團演出,於薪傳歌仔戲劇團參與演出《宋宮祕史》、《王魁負桂英》、《山伯英台》、《花田錯》、《陳三五娘》、《王寶釧》、《斬經堂》、《夢斷黑水溝》、《三進士》、《昭君 ‧ 丹青怨》、《望鄉之夜》。
前場習藝生|鄭云茜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主修旦行。國小進入戲曲學院就讀,坐科十年,師承廖瓊枝、張孟逸、石惠君、楊蓮英、趙振華、黃雅蓉、游瑋玲。曾參與蘭陽戲劇團、許亞芬歌子戲劇坊、明華園戲劇總團、唐美雲歌仔戲劇團、一心戲劇團、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等各大劇團演出,於薪傳歌仔戲劇團參與演出《鐵面情》、《寒月》、《宋宮祕史》、《王魁負桂英》、《五女拜壽》、《山伯英台》、《李三娘》、《花田錯》、《陳三五娘》、《王寶釧》、《斬經堂》、《望鄉之夜》。
前場習藝生|簡郁庭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主修旦行,就讀永樂國小期間曾參與歌仔戲社接受黃雅蓉老師指導啟蒙,高職畢業後,考進戲曲學院大學部就讀,師承廖瓊枝、趙美齡、黃雅蓉。曾參與過河洛歌子戲團、蘭陽戲劇團、許亞芬歌子戲劇坊、明華園戲劇團等各大劇團演出,於薪傳歌仔戲劇團參與演出《鐵面情》、《寒月》、《宋宮祕史》、《王魁負桂英》、《五女拜壽》、《山伯英台》、《李三娘》、《雙槐樹》、《碧玉簪》、《花田錯》、《陳三五娘》、《王寶釧》、《什細記》、《夢斷黑水溝》《三娘教子》、《烏龍窟》、《三進士》、《昭君 ‧ 丹青怨》、《望鄉之夜》、《三人五目》。
後場習藝生|涂菀庭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音樂學系,主修二胡。小六習琴至今11年。啟蒙老師為林思岑老師,曾師事宋金龍、馮智皓、江品儀、柯銘峰、謝慈真老師。於薪傳歌仔戲劇團參與演出《鐵面情》、《寒月》、《宋宮祕史》、《王魁負桂英》、《五女拜壽》、《山伯英台》、《李三娘》、《花田錯》、《陳三五娘》、《王寶釧》、《斬經堂》、《夢斷黑水溝》、《三娘教子》、《烏龍窟》、《三進士》、《昭君 ‧ 丹青怨》、《望鄉之夜》、《三人五目》。
參與須知
※免費索票入場
本節目為免費網路索票,請上OPENTIX(僅限網路),每人每場次限領取2張,採自由入座,演出前30分鐘開放入場。
索票日期:10/12(三)中午12:00
※取票地點僅限臺灣戲曲中心售票處及OPENTIX四大服務處(https://www.opentix.life/location)。
※如因故不克前來,取票前可於OPENTIX線上退票;如已取票,為珍惜藝文資源,請將票券轉予他人使用。
※請先於OPENTIX完成註冊,以加速索票流程。
演出單位:薪傳歌仔戲劇團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指導單位:文化部
*更多相關資訊隨時更新
*主辦單位保有節目異動的權利